2025.07.01 / 洪子晴
科技快速發展的現代,只需要打開手機輕輕一點,便有無數資訊彈出,偶爾在返家途中,社群、簡訊、廣告的訊息排山倒海襲來,手機頻繁的震動讓人更覺疲憊,在這般高速運轉的日常裡,讓人想開啟「勿擾模式」,隔絕喧囂,離線找回生活節奏。選定一個閒暇之日,尋訪隱藏於桃園蘆竹的「補給點」,來場身心調節的能量補給之旅。
2025.07.01 / 桃園誌編輯部
她是一名平凡的油漆工人,日子簡單平靜;牠是一隻忠誠的狗,總是默默陪伴在側。 直到某天,愛狗梅子的異常行為打破了這份日常——牠在深夜輕聲低鳴,用身體緊緊依偎著她,那雙圓眼裡藏著不安與急切⋯⋯
2025.07.01 / 黃心慧
沿著復興區羅馬公路蜿蜒而上,霧氣如紗般攀附山徑,白吉莎咖啡莊園靜靜佇立在海拔不到300公尺的山腰處。陳耑妤與先生黃宗淵,一對返鄉青年夫妻,用一杯咖啡、調配一段理念,將咖啡莊園打造成融合食農、文化與地方創生的實驗場,釋放令人放慢腳步的生活節奏。
2025.07.01 / 陳韋秀
走在營盤溪綠廊,孩子的笑聲穿過風聲與鳥鳴,在城市縫隙中蔓延。在日常裡,城市的變化往往不過於張揚,不是突然拔地而起的地標,而是在一條溪畔重新打開、一塊閒置地被重新賦予角色,抑或街區動線的調整,從微小之處累積改變的能量。
2025.07.01 / 楊詠晴
線從布匹邊緣拂過,針尖穿透布料,留下一道道細密而堅韌的痕跡。剪刀落下的瞬間,彷彿將流動的時間重新裁剪,舊線與新線交織出嶄新的紋理,讓過去的衣物在解構與重組中蛻變,綻放出別樣的光芒。當布料不再只是物品,而是情感與信念的延伸,那些縫紉與織補的雙手,不僅在修復衣物,也縫合了人與環境之間的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