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聲

Teatime

2025.09.12 / 桃園誌編輯部

龍潭區議員張肇良

走進龍潭菱潭街興創基地,便看見印有龍潭地景的彩繪燈籠、別具巧思的文創小店、藝文工作室,或是充滿特色的客家美食等。這條如今充滿人文氣息的街道,過去曾因市場沒落與治安陰影而沉寂多年,甚至成為學生口中「要繞開走」的角落。

2025.08.29 / 桃園誌編輯部

大溪區議員李柏坊

午後的陽光從日式宿舍的簷角斜灑,木造建築紋理清晰,彷彿把人拉回百年前的工藝時代。議員李柏坊帶著我們沿著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園區緩緩前行,一邊談起大溪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大溪地區轉型的輪廓也隨著步伐徐徐展開。

2025.07.23 / 桃園誌編輯部

蘆竹區議員許清順

沿路而行,坐落於五酒桶山下的酒廠低調卻蘊藏著故事,緩緩走近,能感受到酒香交織的氣息。迎面走來的許清順議員,帶著溫暖微笑迎接,娓娓訴說蘆竹這片土地的故事——關於信念、轉型與未來。

2025.07.22 / 桃園誌編輯部

平鎮區議員舒翠玲

在平鎮的龍岡一帶,忠貞市場熱鬧的叫賣聲與米干熱氣交織成最熟悉的日常。對議員舒翠玲而言,地方發展不是單一部門的工作,而是一場長期且複雜的協作與傾聽,更是一種對生活細節的關照。她分享道:「在做很多的地方建設的時候,我們必須呼應世界的脈動,同時兼顧民眾生活上的便利性。」從市場改建、節慶推廣到街區活化,她以細膩穩健的節奏,回應市民對生活品質的期待,也一步步描繪對平鎮的未來想像。

2025.06.27 / 桃園誌編輯部

大溪區議員陳治文

蘊含豐厚文化底蘊的大溪,其蛻變與成長離不開在地耕耘者多年來的付出與努力。陳治文議員長年深耕大溪地方事務,不僅熟稔這片土地的歷史脈絡,更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與前瞻視野,洞察大溪未來發展的潛力與方向,她持續提出建設性的建言,期盼回應市民最真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