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期 /

2025.08.29 /

發聲

大溪區議員李柏坊 從歷史深處走向未來的風景——大溪轉型之路

分享至:

午後的陽光從日式宿舍的簷角斜灑,木造建築紋理清晰,彷彿把人拉回百年前的工藝時代。議員李柏坊帶著我們沿著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園區緩緩前行,一邊談起大溪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大溪地區轉型的輪廓也隨著步伐徐徐展開。

大溪以老街、木器、豆干等聞名,如今則朝著整合文化、產業、觀光、生態與休閒面向均衡發展。李柏坊的願景清晰:在保留地方記憶的同時,為下一代打開新的想像,讓「以大溪為榮」成為更多在地人心中的共識,「桃園是國際門戶,那我們更應該善用自身的環境條件,迎向更廣闊的發展。」

談起大溪地區的文化傳承,他指出:「木藝是大溪的靈魂!」大溪早年以神桌工藝名揚全台,如今面臨技藝斷層、產業沒落,而木藝生態博物館的誕生正是轉型的契機。透過引入設計競賽與論壇交流,結合現代美學與傳統技藝,老師傅的手藝被賦予新方向;而百年宿舍經過修復後,與新興的文創店鋪共同串起街區的深度旅行。李柏坊笑說:「我希望未來的大溪成為一整座可以慢慢走、慢慢感受的文化小鎮。」讓人們不僅看見木作,更能體驗生活與歷史的紋理,乃至他所提議創設的鳳飛飛故事館,延伸至後續的鳳飛飛金曲歌唱競賽,也是為了從紀念個人走向品牌建立,藉歌聲凝聚地方的光榮。

從信仰文化為起始點,大溪的木藝持續開拓新的可能,讓技藝成為這裡的驕傲。


視線往更廣闊的河谷延伸,大漢溪成了另一條脈絡;大漢溪是桃園的母親之河,也是一座城市更新的起點。李柏坊描繪著理想中的「大漢溪經濟藍海」計畫,不僅是一條觀光廊帶,更是一個結合水、陸、空多元活動的國際休閒園區,從生態濕地到水上運動,從自行車道到跨域串聯的「大龍門計畫」,每一個構想都指向同一個目標:讓河流重回城市的懷抱,讓自然與經濟互相成就。

此外,他認為大溪的休閒農業是另一條穩健卻潛力無窮的支線。從台七桃花源一路延伸到百吉、康莊、月眉休閒農業園區,大溪的好水質,是發展休閒農業的底氣。平地水蜜桃與草莓新故鄉等計畫,不只帶來多元的觀光體驗,更是一種友善土地與農民的生產方式。李柏坊強調,「我們擁有最好的環境條件去發展農業經濟。」在他的藍圖裡,採果、賞景、文化體驗將彼此串聯,形成一個互善循環的生活經濟。

李柏坊認為,大溪是一座富有生命力的城市,他以河流、老街、文化與產業,一塊塊拼出心中大溪的樣貌。

他也分享到,再美的願景,若沒有交通網絡支撐,也只能停留在想像。因此,大溪區的交通改善成了關鍵命題:新的交流道、第三座跨河大橋、外環道路系統,都是讓觀光與日常能順暢運轉的重要布局,不僅能緩解假日車流,更讓旅遊本身回到「漫遊」的初衷。

走在木博館外,感受無圍牆美術館的愜意氛圍,陽光落在舊街的紅磚瓦上,與行人、木作交織出一種溫柔的律動。大溪的轉型,從不是要把過去的一切推翻重來,而是從既有的底蘊出發,加上新的可能,讓古城的老靈魂有了新的呼吸。李柏坊認為,當一座城市能提供舒適的生活、擁有值得驕傲的文化,人們自然會選擇扎根於此,「我希望,未來每個人都會說,大溪是我最想來的地方。」

隨時隨地舉起手機,以鏡頭記錄當下的光影與景色,是李柏坊記憶土地的方式。

 

桃園誌編輯部

桃園誌創刊於2015年至今,以對話作為連結城市的起始點,探尋真摯的生命、留下地方的厚度,並帶著持續向前蛻變的精神,持續地與這座城市向前走。

攝影JoJo
責任編輯楊詠晴

觀看數:189

推薦

2025.05.27

中壢區議員葉明月

踏入葉明月議員服務處,映入眼簾的是一棟充滿懷舊氣息的三合院…

2024.05.20

中壢區議員彭俊豪

在高樓環繞的中心地帶,坐落著一座城市綠洲—青埔兒九公園。這…

2024.09.26

龜山區議員陳雅倫

在龜山的清晨微光中,陳雅倫議員踏著輕快的步伐穿梭於街頭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