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1 / 陳韋秀
走在營盤溪綠廊,孩子的笑聲穿過風聲與鳥鳴,在城市縫隙中蔓延。在日常裡,城市的變化往往不過於張揚,不是突然拔地而起的地標,而是在一條溪畔重新打開、一塊閒置地被重新賦予角色,抑或街區動線的調整,從微小之處累積改變的能量。
2025.05.01 / 許程睿
管樂的聲音,如同大自然的呼吸,深沉而有力,伴隨情感的節奏,直抵人心。來自桃園的狂美交響管樂團,不只有著精湛技藝,更不斷嘗試創新,將戲劇、視覺藝術、互動等元素融入表演,讓每一場音樂會,都成為打開五感的沉浸式「響」宴。
2025.05.01 / 黃心慧
因為看見畜牧業對於抗生素的過度依賴,及自身抗生素過敏的體質,讓「洺鈞畜產」的創辦人楊舒翔投入「無抗養殖」的研究,走過無數的實驗與測試,提出天然中藥結合科學技術作為替代方案,突破傳統畜牧業施打抗生素的飼養方式,並延伸到對動物福利、環境永續的責任感,創造吃得安心與開心的新選擇。
2025.05.01 / 楊詠晴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站在適合自己的跑道上前行,在多方嘗試與摸索中探詢自身的方向,勇敢邁步。自2022年起,桃市府推動「桃園國際城 教育科技遊」營隊計畫,邀集來自桃園的學子,踏入在地大專校院,走進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自然科學博物館、海洋生物博物館等場域,讓AI科技、半導體產業、財經商管、生物科技等專業領域,不再只是教科書上的名詞,讓孩子親身探索、發掘個人興趣與潛力。
2025.03.01 / 許程睿
當信仰的微光閃爍於天地間,如同星火聚散流轉,隨著傳統與世代交織,祝願與行動並行。百吉復興宮的「水上遶境」,讓媽祖信仰隨波傳遞,也將珍惜水資源理念融入祭典;龍潭龍元宮亦透過新舊世代共創的「神龍鬧鎮」活動,連結歷史與當代,打造創新、結合在地生活的節慶文化品牌,讓信仰與永續實踐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