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

2025.05.01 /

啟城

成為喜劇的使徒 樂君亭林政君 × 沐寧相聲說演坊李沐陽

分享至:

桃園第一間喜劇基地「樂君亭」,平日隔著車水馬龍的街道,宛如西部牛仔電影中的小酒館,靜靜地與周圍的喧囂隔絕開來,直到週末前的夜晚降臨,穿梭的人們方為沉靜的空間注入一股活力與生氣。樂君亭每週五晚上舉辦Open Mic活動,來自四面八方的喜劇愛好者齊聚一堂,大家在歡聲笑語中釋放壓力,讓心靈得以短暫安歇,彷彿一切的疲憊都隨著夜色悄然消散。

「沐寧相聲說演坊」沐陽(左)與「樂君亭」阿君(右)。
阿君與沐陽組成「沐吉政人」,在《喜門風》的演出中,探索不同喜劇形式的交匯與碰撞。

同樣扎根桃園的「沐寧相聲說演坊」,以推廣相聲劇藝、舞台表演為宗旨,結合生活時事、多元題材,打造幽默的相聲喜劇。創辦人李沐陽與「樂君亭」創立者林政君(阿君),分別在相聲與漫才領域中耕耘,深厚的默契曾組成漫才搭檔「沐吉政人」一同登台表演,為觀眾帶來許多的歡笑。

表演之路的起點

在接觸喜劇之前,阿君先是著迷於魔術,將心力投入在這門神秘且富有創意的表演藝術中。偶然間觀看美國演員 Robin Williams 的脫口秀影片,滑稽脫俗的表演形式讓他對喜劇文化產生興趣,「當時正是魔術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許多年輕的魔術師紛紛出道,競爭相當激烈。而決心轉向喜劇表演,也是希望為自己打造一個獨特的人設。」阿君最初朝著成為一名「喜劇魔術師」的目標邁進,但當踏入喜劇的世界後,他體會到喜劇領域的無窮深廣,於是決定放下魔術,專心地投入鑽研喜劇。

「樂君亭」源自阿君一個簡單的念頭,逐步發展為地方喜劇文化的溫床,為表演者與觀眾提供一處交流之地。

不同於阿君,沐陽從小便在相聲文化的薰陶下成長。母親時常反覆播放《吳兆南、魏龍豪相聲集錦》的錄音帶,久而久之,沐陽便熟練地將其中的段子倒背如流,對相聲的喜愛也日益深厚。他第一次表演相聲是在國小同樂會上,當時被師長們拱上台表演經典段子〈繞口令〉,老師注意到沐陽的潛能,因此建議他接受專業的相聲訓練。
兩人踏上表演舞台的契機截然不同,但他們對於表演藝術的熱忱和創新表現形式的渴望,打破表演的界線,激盪出跨領域的火花。

沐陽在延續傳統相聲藝術的過程裡,不斷探索與開拓更多相聲表演形式的可能性。

突破界線的喜劇實驗

2024年阿君和沐陽組成漫才搭檔「沐吉政人」,打造融合相聲、漫才、落語和即興等元素的雙人喜劇《喜門風》,試圖突破表演形式之間的疆界。在這次實驗性的合作當中,阿君和沐陽反覆思索:「漫才和相聲之間的差異是什麼?」既然要探討兩者的差異,必定得先回溯兩者發展的脈絡,從中找尋定義。

阿君談到,在日本發展多年的喜劇表演形式——漫才,直到近年才傳入臺灣,身為臺灣第一批接觸漫才的群體,他認為許多規則與架構都在實踐中逐步摸索與累積,這段探索的歷程演變出嶄新且富有創意的表演模式;而相聲則起源於中國,舊時講求師傅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如今許多年輕的相聲藝術家則在傳統的基礎上,注入現代元素,賦予相聲全新的活力與表現方式。

「我們先在不同表演形式間建構框架,接著再打破界限,卻發現這些形式之間的分際越來越模糊,最終呈現出一場多元融合的綜合拼盤秀。」沐陽回憶沐吉政人演出結束後,有觀眾特地上前和他們交流對相聲和漫才的看法,探討喜劇表演形式的意涵,「無論演出的成果是否符合最初的預期,但對我們而言,能夠激發觀眾對表演的好奇心,這場演出的目的就算是達成了。」

簡單卻深具影響力的使命

身為喜劇表演者,阿君和沐陽不僅僅是透過表演娛樂大眾,更期盼藉由喜劇的力量,帶動地方的活力,活絡城市間的人際關係。「沐寧相聲說演坊」在今(2025)年獲得桃園市傑出演藝團隊獎項,除了推廣相聲文化之外,也提供專業的課程,致力培養年輕後輩,沐陽期望注入新生力量,讓相聲在藝文界中保有堅固的實力與影響力。

阿君創辦「樂君亭」的起源,來自一個簡單而深遠的想法:「為熱愛喜劇的表演者與觀眾提供服務。」樂君亭溫馨小巧的場地,為剛踏入喜劇領域的表演者提供演出機會,「某次台下只有一位觀眾,在觀眾去洗手間的時候,我們便停下來等他,他就像在網路上收看影集一樣,可以按下暫停鍵,再繼續播放。」阿君提起往事自嘲,不過話鋒一轉:「表演者就是這樣,就算舞台下只有一位觀眾,我們還是會演下去。

阿君與沐陽深知能夠持續站在舞台上的關鍵之一,即是不斷地創作與演出,同時也為志同道合的觀眾提供欣賞表演藝術的機會,這看似簡單的想法,實則對桃園這座城市的文化積累與藝術發展,蘊含著深遠的意義。

映射人生與社會現實的喜劇價值

投身喜劇多年,阿君形容喜劇是「世界上最殘酷的藝術」,「觀眾的反應是即時的,不站上去面對觀眾,不會知道這場表演是好還是壞。」喜劇表演赤裸且坦誠,容不下絲毫虛偽,正因為喜劇具備如此真實的特質,觀眾的笑聲才顯得格外珍貴。

對沐陽而言,喜劇的價值不止於此,喜劇如同桃園多元的城市特質,是一種包容且具多樣性的藝術形式,不同價值觀或生活經歷的人都能參與其中,廣納各式意見,接受對立的聲音。「喜劇充滿趣味,擁有無數的面向,能夠呈現出一種既混亂又和諧的社會風貌。」

前些日子,喜劇演員權樂在個人專場中缺席,新聞報導中寫道:「主持人撐場兩小時。」當天的主持人正是阿君,他在演出結束後接到權樂離世的噩耗。在隨後的第一場 Open Mic中,十幾位喜劇演員集結在樂君亭一同緬懷權樂,喜劇多元的形式讓他們選擇以詼諧的方式表達對摯友的不捨,將悲傷轉化為溫暖的回憶,從那一刻起,低靡的氛圍逐漸明朗起來。

阿君與沐陽以喜劇為媒介,結合相聲、漫才和即興等元素,探討生活與社會的多樣面貌。

阿君與沐陽的旅程,或許正是所有喜劇表演者的縮影,兩人從各自的起點出發,在漫才與相聲的交匯點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獨特的表演方式。他們將生活素材融入喜劇,巧妙地加入笑料,將歡樂散播給觀眾,讓人們在欣賞的過程中找到紓解壓力的途徑,抑或是為心靈指引方向,這正是喜劇最純粹的使命!

徐韞涵

1997 年生,成長至今未離開蘆洲,熱愛大象切仔麵。從前寫行銷文章,也寫社群文案,如今是攝影書店編輯。最喜歡寫人物專訪。養育一隻貓咪,從母姓,叫做徐福祿,多數時候我們一起以各自的方式敲擊鍵盤,在文字面前日日耕耘。作品見於《數位時代》、《新美誌》與其他網路平台。

攝影董昱新
圖片提供樂君亭、沐寧相聲說演坊
責任編輯楊詠晴

觀看數:1020

推薦

2024.09.01

流轉百年的城市水脈

清晨的薄霧中,活水靜靜地流淌,縱橫城市與鄉間,映照著周圍的…

2024.01.01

跨越生死,延續愛與祝福

生與死,是靈魂試煉的迴圈、是領受生命的過程,亦是一場看見愛…

2024.06.26

人生必需品,音樂就是生活

從黑膠、卡帶、CD到音樂串流平台,人們試圖保存交織的旋律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