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期 /

2024.11.25 /

發聲

桃園區議員張碩芳 身兼母親身分 力促早療政策改善

分享至:

張碩芳議員長期關注女性、兒童等弱勢群體的需求,並積極推動相關政策。關心婦幼議題的原因,除了源自她兼具媽媽的身分,並有照顧早產兒的親身經歷;也與她長期投入公共事務時,在不同面向看到弱勢婦幼困境息息相關。


過去她曾短暫涉足餐飲行業,並擔任青年諮詢委員,累積了對公共政策探討與公部門運作的瞭解。然而,在成為母親後,她的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孩子早產及健康問題,讓她深刻體會到母親角色的挑戰,以及社會資源在嬰幼兒醫療領域的匱乏。感受到女性在育兒過程中的孤立無援,讓她在成為市議員後,特別著重幼兒早療、孕產婦心理諮商、好孕專車、婦女就業輔導等政策落實。

由於自身孩子的早療需求,讓張碩芳從一位母親的身分,毅然決然投入議事殿堂,為更多的早療孩童爭取權益。

當時在陪伴孩子診療的過程中,張碩芳深受一位醫生的話語所觸動:「現在社會中有很多家庭無法承擔醫療費用,甚至不得不放棄治療。」儘管臺灣醫療條件已相對完善,但仍有部分家庭因資源短缺,而無法獲得應有的照護,許多女性在面對這些挑戰時,往往也需要一邊照顧孩子,一邊扛起家庭的經濟重擔。這讓她堅定推動幼兒早期療育政策改革的決心,期盼改善重症兒童照護現狀,為更多母親與家庭提供支持與保障。


張碩芳提及,臺灣在早產兒照護領域的資源分配極不均衡,尤其對低收入家庭的支持更為不足。她強調早期療育對兒童發展至關重要,對於有先天疾病的孩子更是如此,及時的醫療介入能顯著改善孩子的成長。然而,現有醫療體系中的資源分散,使家長往往陷入繁瑣的轉診程序,導致孩子無法及時獲得照護與診治。


張碩芳分享,她與康澤醫療體系長期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推動社區內兒童早期療育與康復服務的發展。康澤醫療體系於112年榮獲「就醫無礙標竿競賽」與「基層診所兒童友善就醫環境」標竿獎,致力於兒童早期療育的服務,是桃園地區的指標醫療診所。她與康澤醫療體系將持續一起努力,改善在地家庭的就醫環境與醫療資源配置。

桃市府與地方診所合作推動兒童早期療育,讓許多有早療需求的家庭,能及時獲得幫助。

張碩芳也特別來到藝文康澤復健科診所,邀請陳冠誠院長共同受訪,陳院長提到,許多家庭在面對重症兒童照護時,往往因為經濟、時間或人力的問題,而無法獲得完整且持續的康復療程,此外,也歸因於醫療服務缺乏整合與資源配置不足。因此,診所與地方政府的合作便具有關鍵意義,地方醫療機構不僅能提供更貼近社區的服務,還能幫助紓解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張碩芳在市議會中大力推動醫療體系改革,提倡整合資源,督促桃市府衛生局、婦幼發展局等相關單位建立系統性支持,更有效地彌補公共醫療體系中的漏洞,讓弱勢家庭獲得及時的幫助。


除了兒童照護,張碩芳也關注女性就業問題,尤其是面臨二度就業或重新進入職場的女性。她指出,不論是新住民還是再就業的女性,面臨的問題常常是就業機會不足,尤其當她們要兼顧家庭與育兒責任時,難以在工作與家庭之間找到平衡。張碩芳強調,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建立有效的就業媒合機制,並加強女性的專業技能培訓,幫助她們順利融入職場、發揮潛力。她認為,女性應該擁有平等參與社會與勞動市場的權利,並能在家庭責任與個人發展之間找到和諧的平衡,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家庭與社會的共同發展。
張碩芳議員的政策推動,不僅是一位母親的心聲表達,也是她對社會現狀深刻體會的展現。她每一步的努力,都是為了讓身處於困境中的人,都能在社會中找到希望與支持。她正是以母親的身分推己及人,為社會的未來努力,這也是她從政以來未改變過的核心價值。

張碩芳分享,與孩子共同面對病痛的日子,除了讓她體會到身為母親的堅韌,也激發了她的使命感,進而推動相關政策改革。

 

許程睿

自由工作者,在INFP與INFJ間游移,太陽射手上升天蠍,熱愛自由,在不同的領域中接觸並擴展自我視野,透過文字與訪談建構對世界的認知。文章散見於《傳藝》、《新北好客都》、《臺南藝文月刊》、《S-Life新生活藝文誌》及網路媒體 Doiiin、NPost、女子學、台南通、人物誌 Persona。

攝影吳常榮
責任編輯許程睿

觀看數:760

推薦

2025.07.23

蘆竹區議員許清順

沿路而行,坐落於五酒桶山下的酒廠低調卻蘊藏著故事,緩緩走近…

2024.05.08

龍潭區議員徐玉樹

跟隨徐玉樹議員來到龍潭的傳統市場,一前一後穿梭於市場內的巷…

2024.05.20

中壢區議員彭俊豪

在高樓環繞的中心地帶,坐落著一座城市綠洲—青埔兒九公園。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