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期 /

2024.09.01 /

桃饗

用原鄉美食 串起跨海的南島文化 鹿馬岸南島人文主題餐廳

分享至:

傍晚時分,天色漸漸暗淡,大園青埔大成路的巷弄盡頭處,「鹿馬岸」點亮一盞盞暖黃的燈,微光從內而外鋪開一片柔暖,映照在木雕裝飾上,太陽、月亮、水鹿、藍鯨⋯⋯那些源自口頭傳說的符號被刻畫成圖騰,守護在鹿馬岸的正門,無聲演繹南島族群千年前跨越大海尋找新生地的智慧、勇氣與旅程。

水鹿偏好有乾淨水源的棲地,在部落傳說中是具有靈性的存在,能引領族人抵達安居樂業之地。

食話食說:以料理品味南島族群文化

鹿馬岸的料理匯聚世界各地不同南島族群的菜式,無論慢熬煸煎或火烤,每道料理都又香又有故事性,這與臺灣習慣口味略有出入的冒險決定,源自原住民族店主馬耀・喇外與趙哲櫻對南島飲食文化的追尋。南島族群以海相連,是世界上分佈最廣的民族,數千年前,為尋找新生地而出走原鄉,在兩萬多個島嶼間落腳繁衍,無論依山屯墾還是傍海漁撈,遷居處天候多濕熱,發展出的菜式以香辣酸甜為大宗,「南島歷史是連飲食都包括在整個南島語系當中,我們想要呈現這些屬於南島的文化脈絡。」鹿馬岸並不因希望讓大眾更易接受而結合中、臺菜系口味,店內料理大多維持南島諸族的原始風味及融合臺灣原住民族的食材創新。

印尼南薑刺蔥雞
多種香料醃製入味的雞翅,油炸至金黃酥脆,搭配刺蔥,鹹香中吃得到強烈香氣。

南島風味菜「印尼南薑刺蔥雞」,取翅小節與二節翅,以南薑、薑黃、香菜籽等特殊香料醃製,待雞肉入味再炸至金黃酥脆,搭配產自部落的刺蔥,鹹香中吃得到強烈香氣,蘸上特調酸辣醬汁格外涮嘴;濃郁的「婆羅洲雨林椰子雞」,由馬來西亞「婆羅洲咖哩雞肉」為原型改良而來,咖哩醬使用泰雅馬告、部落辣椒,搭配南洋香料茴香、肉桂等15種以上天然原型香料,燉煮至濃稠狀後倒入椰殼,推薦淋上附贈的椰奶,再搭配特製奶香麵包蘸取食用,香醇滋味盡付唇齒間;「蘇門答臘燉牛肉」取經自印尼蘇門答臘原住民傳統料理「仁當」,數十種草本香料慢燉牛肉至軟爛柔韌,入口辛香微辣,附餐則依循南島族群傳統主食,以切塊芋頭取代常見米飯,並附上手套,讓來客品味芋頭香糯與燉牛肉鹹香的同時,也可體驗當地以手抓食的傳統文化。

婆羅洲雨林椰子雞
咖哩醬使用15種以上香料燉製而成,淋上椰奶,搭配特製奶香麵包蘸取食用,香醇滋味令人難忘。
蘇門答臘燉牛肉
以多種香料慢燉至牛肉軟韌,入口辛香微辣,附餐佐以切塊芋頭,可以體驗以手抓食的傳統文化。

有趣的是,綜觀臺灣現有的原住民族文化,大半部落皆有徒手吃飯的習俗,比如阿美族的哈哈(糯米飯),五指一抓一捏吃來最香,又或者排灣族的阿粨,剝去外層月桃葉後,內層假酸漿葉裹著小米,同樣以手就口吃食,「從飲食的角度來看,臺灣原住民族與世上其他南島族群之間,即便經歷千年時光,依舊連結在一起。」

鹿馬岸Luma’an:在水草豐美之地,好好生活、好好吃飯

南島文化的燦爛不只在於飲食,因此,鹿馬岸也從物質著手,將族群遷徙的痕跡與象徵物添置於店內。其中最為巨大的裝飾物「生命樹」便置於餐廳中央,是藝術家徐香蘭以構樹製成樹皮布再創作出的作品,馬耀・喇外常感惋惜,「臺灣原住民族曾有過以樹皮為衣的服飾文化,只是到了近代,隨著紡織技術的發展,樹皮布文化已逐漸沒落。」

「生命樹」以構樹皮製成,自地面延伸向房頂,象徵南島族群韌性十足的生命力。

「蟹型帆船舞台」作為每日店內藝術表演的場地,無償提供各族族人演出,演出者想為群體募款也好、為個體謀生也罷,需滿足鹿馬岸推廣母語文化條件——演出內容需使用至少5成以上族語,只因趙哲櫻不願目睹族語在時間洪流中慢慢消失,「舞台以蟹型帆船為概念,是想藉祖先渡海的勇氣與冒險精神,鼓舞各族族民,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裡,不忘部落語言、永續傳承部落文化。」

以蟹型船的風帆做為舞台的投影幕,適時播放南島族群相關影音,傳遞南島族群文化。

鹿馬岸從菜色到店面,處處都藏有馬耀與哲櫻極力推廣部落及溯源南島文化的心意,只因順利開業的背後,有著整個部落的拉拔與心意。當初進駐桃園KIRI國際原住民族文創園區,臺東縣都蘭部落的族人聽聞兩人創業的規劃,一個拉一個來協助,共集結了部落8個階層的族人,從木工水電到香料食材,讓鹿馬岸有了如今模樣的同時,也將為生活奔波而離散的族人們全聚集於此地,彷彿應許了兩人對店名的寄託之情,「Luma’an」是阿美族語,涵義近似「家裡的」,「我們想創造一個可以與部落共生共榮,又可以和世界南島族群產生共鳴的地方,就像許多部落的傳說中,水鹿能引領族人抵達水草豐美之地一樣,希望店徽的水鹿能帶領我們和族人們一起,開拓臺灣原民料理發展的可能性。」

趙哲櫻(左)與馬耀・喇外(右)。
鹿馬岸南島人文主題餐廳

03-4352223

桃園市大園區大成路二段100號1-14(位於KIRI 國際原住民族文創園區內)

週一至週四 11:30–23:00

週五至週日 11:30–24:00

 
楊詠晴

喜歡在獨自一人的時候思考與充電,擁有四頁A4紙長的To Do List。嘗試著用文字勾勒事物的輪廓,並仍在摸索與之溝通的路徑。

攝影名玨
責任編輯楊詠晴

觀看數:741

推薦

2023.11.07

為異鄉學子,獻上家人般的款待

距離桃園龜山區銘傳大學不遠處,「Free Day」披薩店座…

2024.04.26

用一杯鍋煮香料奶茶,卸載生活的繁瑣

「找一個地方」咖啡廳,坐落楊梅半山腰的社區之中,距離熱鬧市…

2023.11.06

加一點魔法,打破對傳統甜品的想像

桃園區延平路巷弄,一家外觀典雅的小店佇立於鬧區。這裡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