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期 /

2025.09.01 /

封面故事

跨海相交,城市並肩 城市之友眼中的桃園

分享至:

桃園是一座多元文化交織的城市,不僅是寶島的國際門戶,更是無數故事交會的場域。無論身處何地,城市之間透過節慶、藝術、產業等多方面的交流,一點一滴建立跨越距離的理解與信任。桃園與全球38座城市建立友誼,除了城市間彼此來訪、互動的足跡,更珍貴的是人與人間溫柔而堅定的情感連結,構築成一幅更深刻的國際關係藍圖。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大使-從城市連結出發,走向心與心的對話

位於南太平洋的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由29個環礁與上千個小島組成,被稱為「太平洋的珍珠」,由於氣候長年炎熱,馬紹爾對外主要輸出椰子製品、水產與手工藝品等,是座有濃厚海島風情的國家,也是全球極具代表性的海洋生態旅遊聖地。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是海島國家,其中奧爾環礁是桃園第38個締盟城市。

桃園與馬紹爾的合作可回溯至2018年簽署合作備忘錄,今(2025)年3月在馬紹爾群島駐臺大使卡蒂爾(Anjanette Kattil)促成下,桃園與奧爾環礁締結為姊妹市,回望合作至今已累積七年友誼,卡蒂爾形容這段歷程是「由上而下、再回到人民」的發展。她認為,這段關係的核心並不僅限於官方合作,而是從民主價值與法治精神出發,逐漸擴展為人民之間的理解與信任。

「桃園的客家與原住民族文化,與馬紹爾群島的海洋文化與藤編技藝有著相似之處,存在對話的可能性。」馬紹爾女性擅於取用在地椰葉、林投葉等編織出日常用品,雖來自不同背景,卻都展現對土地、自然與祖先記憶的尊重。卡蒂爾期待除了經貿以外,雙方的交流能更深化,發展藝術家駐村、青年交流與城市節慶等多面向的文化合作。

從節慶到藝術,卡蒂爾期待未來能推動更豐富的城市合作與青年交流計畫。

同為海島國家,面臨著氣候變遷的衝擊,卡蒂爾提到馬紹爾群島正積極推動教育與國土調適計畫,目標2050年全面使用再生能源,和正在落實2050淨零碳排的桃園有著同樣的目標。她也希望與桃園在生態保育、氣候行動、基礎建設與市民參與等面向展開更多交流,「即使我們距離遙遠,但在實踐永續未來這條路上,彼此有許多能互相借鏡之處。」

在卡蒂爾眼中,馬紹爾群島與桃園這段跨越海洋的夥伴關係,能讓彼此在全球挑戰中並肩前行,「我們都能運用自身的韌性,從歷史中站起來,創造嶄新的故事。」近期,馬紹爾群島的首波觀光推廣計畫從桃園國際機場展開,卡蒂爾誠摯邀請臺灣旅客走訪這片尚未被過度開發的島嶼,體驗緩慢節奏與純淨自然。她笑著說:「我們的人民和臺灣人一樣溫暖、友善,這份情感就是交流的起點。」

椰枝編織的航海圖,以貝殼代表島上住有居民,是馬紹爾特有的智慧結晶。
姊妹市締結儀式中,馬紹爾贈送特色編織品予張善政市長,似海星的六角星芒是最經典的圖紋。

貝里斯前大使—跨越語言與文化,成為同行的夥伴關係

地處加勒比海的貝里斯,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一無二的海岸線、珊瑚礁美景,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的「大藍洞」(Great Blue Hole)吸引無數遊客造訪,境內保存著馬雅文明遺址,讓喜愛古文明的旅客忍不住親近,期待揭開神祕面紗。

貝里斯前駐臺大使碧坎蒂(Candice Augusta Pitts)對桃園並不陌生,她曾參加龍岡米干節體驗異域文化、為台啤永豐雲豹開幕戰開球,以及參訪KIRI 國際原住民族文創園區及原住民族文化會館,親身感受桃園多元文化的開放與兼容。深入認識桃園這塊土地,使碧坎蒂與自身文化產生共鳴。她指出,貝里斯產業以農業製糖為主,而桃園則是工業樞紐,雖然主力產業不同,卻同樣有著多元文化背景,也都重視文化保存與推廣。基於這樣的互補性,碧坎蒂期待雙方持續在教育、文化與商業上互利合作,創造共享的永續路徑。

碧坎蒂是桃園與橘道鎮締結姊妹市的關鍵人物,期待未來兩市能展開旅遊、農業與教育等多元合作的新篇章。
橘道鎮與桃園因同具多元文化背景而結為姊妹市,攜手打造跨越海洋的友誼。

2024年,桃園與橘道鎮正式締結為姊妹市,碧坎蒂正是促成的重要推手。碧坎蒂回憶,當時貝里斯總理來臺參與總統就職典禮,她積極促成雙方加速簽署協定,展現對夥伴關係的重視,在平等、互信之下,為臺貝關係開拓更多合作可能。

「我們活在一個需要團結的時代。」在碧坎蒂眼中,文化交流應具備實質意義,方能促進雙方彼此理解。她肯定桃園在原住民族文化保存上的作為,並分享貝里斯擁有馬雅文化、麥士蒂索人與加里富納族群,多樣的語言、節慶與部落文化建構其社會根基。而語言更是文化的核心,青年則是未來的橋梁,「透過語言交換、互訪與教育合作,我期盼能夠建立一個世代參與、深化文化連結的平台。」

碧坎蒂(左2)與橘道鎮鎮長拉德里克.雪普德(左3)參觀原住民族文化會館,認識桃園的原民特色。

今年2月的台灣燈會,貝里斯以地標「巴倫‧布利斯燈塔」花燈參與展出,並邀請橘道鎮市長拉德里克‧雪普德(Ladrick Sheppard)一同揭開序幕,讓更多臺灣人認識海洋另一端的貝里斯。碧坎蒂相信,即使來自不同語言與文化背景,雙方仍能找到合作節奏,描繪一幅更多元的夥伴情誼。

碧坎蒂連年參與桃園龍岡米干節,體驗城市多元發展且蓬勃的活力。

泰國代表—從生活場域出發,共築文化歸屬感

去(2024年)年12月1日,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代表文那隆(Narong Boonsatheanwong)首度將泰國國慶活動移師至桃園舉辦,與超過800位在桃園的泰僑,共同慶祝國家重要時刻。

文那隆(左)首次將國慶活動移師桃園,數百位泰僑共襄盛舉,意義深遠。

文那隆提到,桃園目前約有2萬4,000名泰國籍移工與2,700名新住民,數量居全臺之冠。文那隆分享,不乏有在桃園開餐廳、經營商店的僑民與他說到,在桃園的生活穩定,市民開放包容的態度,形成友好的生活氛圍。

他指出,「桃園對於新住民或是移工的照顧政策十分完善,讓他們能安心落地生根。」對於市府設置通譯服務櫃台、提供媒合就業、家庭照顧、生活輔導等資源,他給予高度肯定。這些服務讓許多泰國配偶與家庭能夠穩定生活,他也期待未來能提供更多日常法規與福利的友善說明,例如家庭、法律、兵役、教育等資訊,讓新住民能更快速融入臺灣社會。

桃園製造業的成長,背後離不開移工與新住民朋友的貢獻,文那隆期待除了經濟層面,未來的合作能更深入拓展至其他面向。他積極促成雙邊青年交流,期盼在教育上有更深遠的規劃、資源整合與人才留用,近年來臺商在泰國的投資以印刷電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產業為主,同時,從泰國學生赴台就讀的角度來看,在泰文那隆代表的眼中,人力資源的培養將真正為雙方帶來共同利益,也能因應臺灣在泰國的投資。

文那隆期盼加深高等教育合作,為泰國與桃園打造跨國人才與知識的共享平台。

文那隆特別提到,飲食是人與人最自然的連結,在泰國國慶活動中,多家桃園泰式餐廳共襄盛舉,不僅喚起家鄉記憶,也讓臺灣朋友透過味覺理解文化。「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個性,真正的城市友誼,源自於適切的互動。」文那隆有信心地說,「與桃園的這段關係,展現了人民並肩同行的友誼。」

泰國國慶活動現場擺滿豐富的泰式美食,連蘇俊賓副市長都深受吸引。

當城市踏上外交舞台,再遙遠的城市,透過文化、語言、教育與永續議題的交流,都能串聯起彼此。城市間的同行,不只跨越海洋,更走向心與心的對話,這些看似微小的連結,正悄悄改變彼此對城市的想像,加深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從桃園出發,我們正共同譜寫跨世代的友誼藍圖。

https://tyexpo.tycg.gov.tw/ 桃園城市之友外交展品,見證城市情誼美好祝福。)

Jamie Chuang

政大外交系在讀,曾在影視產業與校園媒體間穿梭,從導演助理到商業開發,從新聞編輯到研究助理,在不同場域裡把故事說好。

攝影JoJo、Jimmy Yang
圖片提供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大使館
責任編輯楊詠晴

觀看數:62

推薦

2024.04.29

開啟生命新篇章

傳統觀念中,養兒育女常被認為是婦女的責任,家庭照護也總被歸…

2025.05.01

快樂飼養學!

因為看見畜牧業對於抗生素的過度依賴,及自身抗生素過敏的體質…

2023.11.07

上山吧!來場傳承古老智慧的部落之旅!

盛夏午後漫步於桃園青埔,甫於今年5月正式完工的國際原住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