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與科技的演變,詐騙手法也日新月異,在包裹著糖衣的謊言中,每個人都可能不小心踏入詐騙陷阱。而城市的日常運作中,有一股隱形卻穩健的能量,正默默守護著我們的財產與安全,由桃市府警察局、地政局與各金融機構共同組成的「打詐桃園隊」,彼此跨域協作、積極攔查,以洞察蛛絲馬跡的眼力與果斷的行動力,成為對抗詐騙的堅固防線。
一則簡訊 成為隱形的護盾
在資訊容易外洩與假冒盛行的年代,不動產已成為詐騙集團虎視眈眈的標靶。地政局推動「地籍異動即時通」,就像為不動產裝上感應器,只要名下土地或建物,辦理買賣、抵押、書狀補給等異動,系統便會在收件與登記完成的兩個時間點,主動以簡訊或電郵提醒所有權人,如同信用卡刷卡通知一樣,即時又明確。地政局長蔡金鐘進一步說明,「藉由即時通知,民眾能馬上掌握個人產權狀況,也能發現是否有偽冒登記案件,可立即攔阻、保障權益。」

這看似平凡的一則通知,曾在關鍵時刻攔下好幾起高額詐騙。如近期龜山地政事務所發生的案例,一位民眾因資金需求,向私人單位借貸款項,對方以話術誘導其交出印鑑證明及印章,承諾民眾若有不償還債務的情況,才會去辦理不動產抵押權設定,不料對方私下立即拿著文件,去地政事務所辦理上千萬元抵押設定。當事人手機跳出地籍異動簡訊後警覺有異,立刻報案並提出異議,成功阻攔財產損失。
不肖份子往往鎖定年長者為目標,騙取金錢存款後再引導年長者抵押房產。因此,地政局主動深入各社區關懷據點,現場協助長者申請相關資料;也和不動產經紀業者、地政士公會合作,從源頭向高齡長者宣導不動產防詐措施,避免長輩誤入詐騙陷阱。
多重防線 揭露「地面師」偽裝
不動產詐騙最難察覺的形式,莫過於來自熟門熟路的「地面師」。地面師一詞來自日本,指詐騙集團夥同地政士、律師或房仲等專業人士,假借協助借貸、繼承、過戶之名,設計各種不平等條款來誘騙財產。
在桃園地政單位與警方合作下,曾成功攔阻一起假檢警詐騙案,一名60多歲長者,接到假檢警電話,通知老翁有人假冒其身分因而涉入刑案,讓老翁提供財產證明以示清白,並夥同地政士帶領老翁至地政事務所抵押名下不動產,服務人員察覺異狀啟動「關懷提問」,詢問抵押目的、是否有人要求保密等,這些提問引起長者警覺,當晚便前往派出所報案,成功避免了720萬的財產損失。


這類冒名戶政、轉接假警察、假檢察官,讓詐騙步驟環環相扣,經由不肖地政士完成設定或預告登記,讓受害人在毫不知情中,失去對財產的控制。「打詐桃園隊」為此制定「高風險案件清單」,凡涉及向私人單位借貸資金的抵押權案件,若非本人到場、委託人與辦理人關係不明,一律列為預警對象、建立通報與實地確認機制。此外,為了避免公開資訊成為詐騙破口,「住址隱匿」制度,讓詐騙集團即使手握第二類謄本,也無法輕易取得完整姓名與地址;另「指定送達處所」制度,讓地政事務所重要公文送達指定地點,也能避免錯過異動通知或行政程序時效,成為阻詐的第二道防線。自2023年起,市民申辦不動產登記後,除可取得紙本權狀,亦可透過自然人憑證申請「電子產權憑證」,將產權資訊儲存在行動裝置中,降低實體權狀被掉包的風險,建立多重防線、精準阻止詐騙。
這些制度看似繁瑣,但每一項都如同隱形的護盾,替民眾們抵擋潛藏的風險。整合警政、金融與地政力量,公私協力在關鍵時刻精準出手,把制度變為守門人,讓桃園的防詐不再只是依靠直覺與懷疑,以科技與市政服務成為市民最安心的靠山。
跨單位合作 打造城市最強防詐陣線
真正攔下詐騙的關鍵時刻,往往發生在最日常的場景——ATM旁、櫃檯前、交談對話之間。第一線的阻詐英雄,依靠敏銳的覺察及豐富的經驗,讓反詐防線真正落地。警察局與各大銀行、郵局、地政事務所建立即時聯絡群組,一旦窗口察覺民眾欲提領大筆現金或辦理不動產異動業務,卻又無法清楚說明目的,便立刻通報,警方立即前往現場,避免延誤黃金處理時機。例如曾有一位民眾聲稱裝潢需要百萬元現金,警方到場詢問後,支支吾吾表示要用於投資,才發覺被假投資集團誘導。

現今的詐騙混用多重手法,透過長期布局、建立信任感的方式,逐步攻陷被害人心防。「許多被害人即使聽過防詐宣導,卻認為自己不會是被詐騙的對象,而深陷在詐騙集團編織的情境中難以察覺。」桃園分局偵查佐鄧兼言說道,並分享曾有過的案例,即便警員在被害人眼前逮捕車手,被害人卻堅信「高報酬投資」並非是詐騙,無奈下警方只能暫將扣下的詐騙金額入庫保管,他也提醒大家,「名人推薦投資的小道消息,或高獲利零風險、保證高回報、穩賺不賠這些引誘性話語,幾乎都是詐騙話術。」現實中高報酬、低風險的投資並不常見,民眾應保持警戒,發現疑似詐騙行為,可以撥打165反詐騙專線,尋求專業協助。
詐騙進化神速 市民也需一起升級
現今的詐騙早已超越「你中了獎!」的老派手法,轉向為更複雜的「投資型」、「交友型」與「假檢警型」混合詐騙。即使被害人聽過防詐宣導,仍會因對方「非貿然索錢」、「長期陪伴」等操作降低戒心。因此要提升全民防詐意識,不只是告誡,更要宣導查證技巧的重要性。
桃市府針對不同年齡層推動分眾化防詐宣導,對長者透過圖文LINE群組、里民辦公處與關懷據點進行面對面說明;對職場族群則進行企業內部講座,提醒高薪保證、保本高利率的投資陷阱;對青年學子則深入校園,設計案例導向式的互動課程,從資訊查證開始建立防詐思維。
%E6%A1%83%E5%9C%92%E5%8D%80%E5%B0%8F%E6%AA%9C%E6%BA%AA%E6%B4%BE%E5%87%BA%E6%89%80%E8%90%BD%E6%88%90%E5%95%9F%E7%94%A8%E5%85%B8%E7%A6%AE(%E5%85%B8%E6%9A%89)%20(17).jpeg)
%E6%A1%83%E5%9C%92%E5%B8%82%E8%AD%A6%E5%B1%80%E5%88%91%E4%BA%8B%E9%91%91%E8%AD%98%E4%B8%AD%E5%BF%83%E8%90%BD%E6%88%90%E5%95%9F%E7%94%A8%E3%80%81%E5%AF%A6%E9%A9%97%E5%AE%A4%E6%8E%88%E8%AD%89%E6%9A%A8%E9%91%91%E8%AD%98%E7%A0%94%E8%A8%8E%E6%B4%BB%E5%8B%95(%E5%85%B8%E6%9A%89)%20(9)_0.jpeg)
透過故事案例、實境演練與現場對談等形式,讓「查證再相信」不只是一句口號,是日常生活的必要習慣。詐騙無所不在,但「覺察力」可以保護我們不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打詐桃園隊」從政策制度、現場到社群平台,全面開展反詐作為。這些隱形的英雄們,積極地維護著社會的防禦網絡,協助民眾守住血汗錢,也挽救了無數家庭陷入經濟危機,是這座城市穩定運行中不可或缺的堅定力量。